车位任性涨价
成房价上涨“帮手”
从经济流通的角度来看,可以满足正常租售条件的车位,也算是一种商品。但从出行便利的角度出发,它又是无法与住所分割开的刚性需求。因此,所在地段、楼盘档次都成为影响车位价格的先决条件,而定价权往往掌握在开发者手中。
这就导致了在车位市场中,任性涨价的情形时有发生,甚至成为房产捆绑销售的工具。马先生是某国有企业员工,两年前登记购买了单位团购房,当时每平米不到6000元。等到今年年底将要交房时,却被告知收房前还必须购买一个车位,一次性付款21万元,“可能开发商也希望能借卖车位多收回一些利润吧。”
曲江二期一楼盘的业主给华商报记者发来他们小区售楼顾问给他发来的信息:“车位预售证昨天已经拿到,预计下周周末前开始选车位,需要用车位的,建议本次购买,这次车位卖完就会调价到大概16万左右,车位抵用券还没有领的,还有需要的私信我,可以再申请截止下周三之前。”
今年7月份,有市民反映,2017年在购买中海城的商品房时,因房子备案价过低,如果想买房,还需购买价值19.5万元的停车位两个;今年9月份,有市民反映,在曲江华著中城两年前花17万多元买的车位因设计原因取消了,更换购买的话需要加价3.8万元;今年6月份曲江某小区曝出商品房售价190多万元,但需附带购买两个车位。
一些消费者和业内人士认为:西安商品房的销售价格,需要在西安物价局进行备案,只有成功备案的项目才能取得销售资格,而一些随意涨价的项目根本无法通过物价局的备案,所以才出现了二手房价格高于一手房的现状。房价物价局控制,可是车位的监管出现空白和盲区,虽然也属于价格管控,可是物价局并没有对车位进行监控。
针对这样的问题,华商报记者上周以消费者身份拨打西安市物价局 12358 热线,得到的回复是,购买停车位属于市场行为,住宅小区车位价格目前实行市场调节价,需要明码标价,但没有统一定价,具体协商价以合同为准,因此政府部门不作调控。
独立地产评论人李连源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在商品房的销售体系中,从政策层面来看,想办法让市场定价更为合理,不能随意涨价,甚至最大限度杜绝只卖不租、强行向业主推销车位的现象,恐怕才是更为现实的问题。
“难道车位涨价就没人来管,开发商想涨多少就涨多少?这分明是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一位业内人士对华商报记者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