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成功挑战大流量,背后是西安交警通过初步建成的西安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进行了4个方面的细致调整。
(一)智能信号灯助力核心区交通疏解
西安交警对进出曲江的13个路口提前下发绿波疏流方案,新开门南路芙蓉东路、北池头二路芙蓉东路、芙蓉西路芙蓉东路、雁展路翠华路、雁塔南路雁南五路,是曲江区域最重要的几个疏导节点,疏导交通流量占总疏导流量的70%以上。西安交警结合智能信号灯开展制度创新,预设疏解路段、分流路段,高峰期通过干预信号加快车流速度,疏解主要路段。晚间疏散时间内加强信号引导,避免绿灯损失,加强疏解。
(二)智能信号灯自主调控效果基本显现
西安交警国庆长假前对曲江辖区从整体上设计信号控制方案,对区域内重要的18个路口信号灯,设置为单点自适应控制模式,可随流量变化情况,自动延长或缩减绿灯时间;对辖区路网5条主干道驶出方向设置绿波协调,并对进出曲江的4条主干道路段,制定“缓进快出”的协调方案。另外,非核心区的智能自适应信号控制路口,已经学会了自适应,期间未进行人工干预,且运行良好。
(三)基本避免“长时间全路段堵死现象”
西安交警依托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对西影路、慈恩西路、雁南一路、雁南三路、雁塔南路、芙蓉西路、芙蓉南路、曲江池北路共8条道路,进行全程干预,主动疏解,依托信号联动功能,对上述区内主干道进行“缓进快出”,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长时间全路段堵死现象”已不再现。在多个游客流量大的路口,设置行人专用信号灯相位,保证行人的过街安全。
(四)交通管制次数下降、管制时间缩短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曲江区域的信号灯已经智能到了“秒级响应”,西安交警国庆期间在对大雁塔北广场的交通拥堵疏散中,同时干预18个路口的红绿灯,半小时内疏散拥堵路段的排队车辆。10秒之内出效果的智能信号灯,帮助交警将管制次数从去年的5次,减至今年的1次,而且这一次仅仅为半小时,解决了以往交通管制后,周边居民回家难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西安交警已完成了曲江、经开、浐灞部分地区的信号灯智能化改造。西安交警表示,他们正在加快推进全西安市信号灯智能化进程,智能交通信号很快将遍布西安大街小巷,为广大市民、国内外游客提供安全、顺畅、舒心的交通环境。记者 李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