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7岁男孩打手游2天花去6000余元 怕奶奶知道删光充值短信(2)

2020-03-12 18:44  华商网-华商报

记者就此向腾讯方面了解,腾讯游戏客服回应称,由于案例中家长并没有具体实证证明相关消费为未成年人操作,“我们也充分理解家长在这方面的举证难度,因此在具体流程上,主要结合后台数据验证比对,并与家长和孩子就相关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核实,如果判断由未成年人消费的可信度较高,我们会出于关怀来妥善处理。”

律师说法:

家长可依法要求腾讯公司退还游戏款

那么,孩子玩手游,游戏公司是否不用全部退还充值金额呢?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赵良善认为,从法律上讲,游戏公司应该把游戏款退还给家长,理由是,一方面,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本事件中,孩子只有7周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消费行为属于无效的。另一方面,7岁的孩子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登录游戏,并能花钱购买装备,这无疑与游戏公司技术设置有关,游戏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花钱玩游戏,早在2010年8月1日已施行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文化部又于2017年5月1日出台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实名注册,并保护用户注册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实名认证制”。但是,实践中,网络游戏企业虽然在游戏中设有实名认证一栏,但是几乎都是点击即可跳过,实名认证在游戏中就成为形同虚设、名存实亡。虽然游戏网站大多注有“本网游戏适合年满16周岁以上的用户使用”,但是该条款并非在显著位置标注,而且,所以,该条款属于无效的,对用户不产生法律效力。因此,游戏公司违背了上述法律规定,需承担法律责任。

综上,游戏公司应把游戏款退还给家长。

游戏公司提出的所谓“关怀金”,属于道德层面的范畴,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给家长的补偿,并不承认自身有错,更不承认其违法。家长可依法要求游戏公司退还游戏款。

记者苗巧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部分餐饮店恢复堂食 就餐人数有要求

2020-03-12 18:42阅读

西师附小“名校+”教育联合体聚焦云端教研 助力 “停课不停学”

2020-03-10 18:02阅读

西安火车站和列车299处采样均为核酸阴性

2020-03-09 21:03阅读

待到春暖花开时 绘就美丽新世界

2020-03-07 22:59阅读

西安市安委办成立八个督查组 复工现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

2020-02-20 22: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