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市民轻信“股票大师”投资“数字货币” 结果20余万元“打水漂”(2)

2020-11-01 10:55  三秦都市报

背后骗子花样繁多 伪装性、警惕性高

记者了解到,李女士的被骗金额达25.7万余元,和她有同样遭遇的受害者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西安还有2个。“我后来通过贴吧加了个受害群,目前群里40多人,累计被骗金额高达2800多万元。”

在李女士看来,这起骗局中,骗子的手段不乏一些“高明”之处。“首先,骗子利用微信公号发广告‘钓鱼’,然后‘放长线’,利用长时间直播取得大家的信任;其次,从平时的直播来看,这一团伙为成功实施诈骗是做了很多功课的,用专业知识进一步蒙蔽大家;另外,在诈骗过程中,他们提供的信息虚虚实实,真假掺杂,让人无从分辨。比如潇波曾提到,他介绍的项目背后是深圳某私募集团。这个集团的确存在,而且是业界‘大拿’,可以进一步打消大家的疑虑。”

同时,她说骗子团伙十分警惕。“比如微信公号上的推荐广告,等我之后再去看的时候已经删除了,感觉是打一枪换个地方;另外骗子提供的支付账户,我后来发现均不相同,足有20个之多。”这也让李女士担忧如果不及时查处,这些人“改头换面”继续行骗,会让更多市民落入陷阱。

在网上检索各类网络骗局,也不难总结出犯罪团伙屡屡得手的原因——一是花样翻新,诈骗对象也越来越精准,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诈骗手段。比如“杀猪盘”多发生在渴求婚恋交友的年轻人之中,“刷单返利”一般针对在校大学生或是其它想要兼职赚钱的群体,“公检法骗局”多是平时获取外界信息较少的老年人上当;在这一基础上,骗子还在不断“更新”套路,让人防不胜防;骗局同时具有高度伪装性。骗子们多利用正规平台行骗,让人难以分辨。

声音屡屡有人被骗原因多样

针对网络骗局屡被曝光,却仍有人频频上当,记者也采访了多位市民,听听他们的看法。

“我认为各类骗局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主要还是因为大家的警惕性较低,防骗意识差。一方面可能平时很少关注此类宣传提醒,另一方面还是有‘天上掉馅饼’、贪小便宜的心态存在,殊不知蝇头小利背后,已经有人挖好了陷阱。”曾在某高校做老师的崔先生认为。

市民吕先生对此则有不同看法,“我觉得现在各种骗局越来越多,跟个人信息泄露是有很大关联的,精准诈骗几乎让人防不胜防。”

还有人认为,网络骗局层出不穷,与网络时代的“大环境”相关。“网络时代到来,街头行窃等传统犯罪手段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的越来越小,所以很快,网络就成了新的犯罪土壤。而且网络犯罪隐蔽性高,破案较难,自然瞄上的人越来越多。”市民刘先生表示。

记者看到,其实,为防止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不少平台都制定了相关措施。

比如易发“杀猪盘”类案件的某婚恋交友平台,对可能存在不良动机的会员或虚假信息设立了四道“防火墙”:客服人工审核、技术手段屏蔽、网警24小时在线巡查和会员投诉机制;某支付平台推出了延时到账功能,如果转账转错了,可以在24小时内撤回,钱会原路返回,不会给用户带来任何损失;还有多个平台会进行风险监测,在涉及资金转账时提示大家防止网络诈骗,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线下交易等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完成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任务

2020-10-31 20:02阅读

西安市2020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

2020-10-30 16:04阅读

大家财险西安中心支公司因虚列费用被罚23万

2020-10-30 11:47阅读

西安街头现“哑巴高僧”号称免费算命 诈骗病患近3000多元

2020-10-29 22:59阅读

交完装修款第二天发现装修公司大门被堵 原来资金链断裂“跑路”了

2020-10-26 21:43阅读

第27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140项农业科技项目获奖

2020-10-26 21:41阅读

高陵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召开2020-2021学年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指标分配会

2020-10-23 20: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