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国有存续企业发展的思考

2011-12-19 10:42  兵马俑在线

党和国家为了促进国有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在国有企业股权转让、资产剥离、破产等形式的战略性重组中,产生了大量存续企业。所谓存续企业,就是指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后,继续保留原有名称和法人资格的存留单位,它们肩负着继续处理国有体制遗留问题,转变经营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大责任,分析这种类型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机遇,对于巩固国企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约国有存续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类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资产质量普遍不高。在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资产剥离等改制过程中,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往往是搁置难题先重组,分离出原有国有企业的一部分优质资产或从原国有企业完整的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某个生产环节进行重组,但被挂起来的问题并没有相应地得到有效解决。存续企业接收的资产规模不大,竞争力强、效益高的经营性资产比例不高,大量的债务、非核心业务等,大都留在了存续企业。

二是非生产经营性人员、富余人员比重大。存在着冗员多、但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缺乏并存矛盾,企业的人工成本以及离退休人员福利补贴费用、职工住房维护等各项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明显偏高,且这类支出呈刚性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员工思想观念转变滞后,缺乏积极性等问题。

三是缺少盈利性主营业务。国有存续企业的现有业务是在特殊社会政治背景和经济条件下起步和成长起来的依附甚至是高度依附于主业的辅助业务、附属业务。除基本没有盈利能力的“办社会”职能外,即国有存续企业通常涉及四类经营性业务:对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辅助性业务,如医疗、幼教等;有一定专业技术含量,但主要呈现劳动力密集型特点的主业生产运营的辅助性业务,如房屋、水电维修等;基本没有专业技术含量、盈利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的“三产”和“多种经营”服务型业务,如浴室、清扫保洁等;配套业务,如配件、辅件生产等。从企业数量分布看,第三类业务在国有存续企业中占了绝大比例,第四类业务占存续企业营业收入比重非常低。这就使得国有存续企业业务领域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缺乏市场竞争力,赢利能力低下甚至亏损;从业务收入来源看,不少国有存续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与剥离出的新企业有关的物业服务或交易;从业务盈利性看,第一类和第四类业务盈利水平较好,第二类和第三类业务承受的市场竞争压力大,盈利水平较低。企业盈利能力受制于企业体制,一些国有存续企业与新企业关联度大,有的关联交易占业务收入比重一般达到 50%~80%的水平,这就使得存续企业既受经济与市场化因素的影响,又受非经济与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不利于这些国有存续企业独立生存能力的提高。不少此类企业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也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

二、国有存续企业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

虽然国有存续企业在资产重组中失去主业,但通过整合资源,完全可能重新形成新的主营业务,同样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产业过渡的宏观机遇。国有存续企业重组前的主营业务,绝大多数为第二产业的生产加工类业务,存续企业接收的后勤服务资产和业务,则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因而在总体上存续企业的产业类型,顺应了第一、第二产业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的世界产业转移大趋势。据专家预测,今后二、三十年我国跨入第三产业为主社会阶段的趋向是不容置疑的。据作者所在地咸阳市统计局的资料,咸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47:13,到2007年的21:45:34,第三产业提高21个百分点,产业格局由“二、一、三“转变到“二、三、一”新格局,而且第三次产业比重还将有较大提高。可见,国有存续企业的业务总体上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

物业服务不断发展的必然机遇。同样是对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在资产重组前的工厂制传统体制下属于附属业务,被称作“后勤服务”;而在改制重组后被称作是“物业服务”,虽两字之差,其实这个变化不小,说明原先的辅业,凸现为主业即物业管理行业,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迈进,这就顺应了当今世界物业管理发展潮流。物业管理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称为现代化城市的朝阳产业。物业管理是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存续企业管理的区域一般都是原先就存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青少年教育、治安保卫、民事调解、社会福利、老龄工作等自成系统的成熟物业管理单元,这些必然成为存续企业主营业务转变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只要不失时机引入新的理念和机制,创新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领域,朝着高效、优质、周到的生活服务和现代化商务服务以及智能化管理发展,就能获得较快发展。

地产开发的新机遇。当年国有企业建设时,绝大多数选择在交通近便区域或城市地理中心,随着社会变迁和城市规划调整,这些土地级差收益增加,成为国有体制“馈赠”给存续企业的最后一块可切割的“蛋糕”,盘活这些土地将会有巨大收益;与此同时,国有企业

虽然过去进行过很多建设,但在传统的“企业办社会”体制下,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在土地上进行住宅建设,地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没有被充分重视,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相对较低。这就给了存续企业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加大对企业内部土地开发的力度,适度控制企业福利性住宅房屋的建设,大胆涉足商业性房地产开发机遇。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劳动力成本和材料价格上升总趋势并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经过调整必将获得健康发展。国有存续企业在盘活土地资源中,可以发展物业管理,涉及建筑工程、电气设备、给排水、暖通、楼宇自动化、保安、保洁、绿化等多种专业领域,对于获得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更是难得的机遇。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体制问题

尽管目前国有存续企业的存在是必要和重要的,说到底仍然是从事着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中具有过渡性特点。因此,要树立通过股权化、证券化持有国有资产的观念,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机制,进行体制创新,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机制问题,根据已有成功企业的有益的探索,只有通过用工形式多样化,资源市场化,分配效益化等形式,特别是注重引入企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员、营销人员,解决人员结构性冗余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问题,存续企业的运行只有与市场接轨,才能焕发蓬勃活力。三是明确发展目标。国有存续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再造或整合主营业务,因为政策效用是递减的,不能指望国家资产重组的优惠政策和补贴维系企业生存,要通过改制和改造,使企业现有资源具有业务上的可经营性和可盈利性,它是企业持续生存的前提。四是因地制宜,把握机遇,选择适当的发展方向。存续企业行业不同,资产状况不同,拥有资源数量不同,不可能采用一种模式,如,有的可以发展物业服务业,有的则可以发展剥离企业的配套产业等等。(陕西天王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世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抗生素不是万能 药切忌盲目使用

2011-12-16 14:39阅读

当处方遭遇拒捡

2011-12-13 14:02阅读

让“最可爱的人”踏上温馨旅程

2011-12-08 16:06阅读

西安处处人情味在:小伙被骗传销幸得的哥相救

2011-11-29 19:25阅读

李骊明:关于西安城市文化建设十大系列化构想

2011-11-22 13:32阅读

西安一周天气预报(2011年11月7日~2011年11月13日)

2011-11-07 09:32阅读

2011第十七届攀登中央电视塔大赛即将开赛

2011-10-28 10:3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