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3座食用菌培植棚起家,到建起8间标准化养猪舍和30座标准化食用菌种植日光温室,陇县关山八龙潭村青年农民李晓宏通过自主创业,8年走上了致富路。
2004年,李晓宏与妻子贷款1.3万元,在东南镇纸沟村建起3座食用菌培植小棚。夫妻俩种植了1万多袋平菇,起早贪黑,一年下来,不仅还了贷款,还净赚8000多元。后来,李晓宏看到猪肉价钱不错,便跑到甘肃、湖北等地取经。2006年,他从银行贷款16万元,盖起3间猪舍。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猪肉价格出现了波动,毛猪降到了2.7元一斤。李晓宏刚起步的养猪场面临倒闭,工人们也纷纷离开了。
家人劝李晓宏放弃创业外出打工,但倔强的他却说:“我好不容易从山里出来,不能就这样狼狈地回去,自主创业虽然不容易,但我要一心干下去!”那个时候他甚至舍不得吃喝,有点钱就投进养猪场。
经过两年的低谷期,猪肉价格终于在2008年出现转折,毛猪一斤从2.7元飙升至8.8元。李晓宏的400头猪卖得一干二净,一下子就赚了30万元。还了16万元贷款之后,李晓宏喘了一口气。
2009年,陇县大力扶持规模化养殖,李晓宏筹集近200万元建了8间标准化养猪舍,给猪圈装上了产床、地暖、限喂栏、自动采食机、自动饮水机、温控设备等,并聘请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存栏量从200头上升到1000头,出栏量从400头上升到3000头,还解决了十几个人的就业。2010年4月,他在陇县温水镇坪头村建起了20个弓形大棚,种植了12万袋平菇、10万袋香菇,头一年就收入了20万元。经过考察,李晓宏发现食用菌经济附加值非常高,去年年底,他又投资720万元,建起了占地41亩的30座日光温室和食用菌粗加工配套设施,预计201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食用菌年产量可达400吨。
去年4月,李晓宏被共青团中央评为“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面对这一荣誉,李晓宏说:“我是从山里出来的,我想带动咱山里人富起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