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炮弹打入日寇人群的事,老人高兴地笑了。
贺光厚,男,89岁。1927年农历腊月初一出生在子长县瓦窑堡镇齐家湾村。(现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毗圪堵村居住。)1941年,其14岁时在子长县参加八路军。在八路军358旅714团2营7连炮班当班长,后为排长。抗战期间,在晋察冀边区先后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役一百多次。现离休在家。
保卫陕甘宁参军当了兵
“我15岁当兵,是在老家子长县入伍的。我们是八路军358旅部队的。入伍后,我被分在炮兵连,我是714团2营7连的兵。我们旅是红二方面军改编过来的。”昨日上午,在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毗圪堵村半山腰一户农家小院里,已经89岁高龄的贺光厚老人向记者讲叙了他的抗战经历。
“我爸爸贺玉梅是红军,在谢子长的队伍里,枪打得好,还写一手好字。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家兄弟5人,有2人参加了抗战。我排行老二和我四弟先后都参了军。我最小的五弟离世早,要不然也会参军上前线。”贺光厚老人回忆说,子长县当时属于陕甘宁边区。为了保护陕甘宁边区,保护家人,1941年1月1日他报名参了军,随后跟随部队直接东渡黄河进入了战区。
贺光厚老人说,为了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当年作为抗日战争大后方的子长县几乎家家都有人参军上战场,有些家庭弟兄几个都先后上了前线。老乡们都以能参军打仗为自豪。
“我当兵那一天虽然很冷但是天气非常好,早上起来后就跑到瓦窑堡征兵点去报名。到报名点后发现已经排了好多人,都是各个乡镇不同村子和我年龄相仿的人。有些年龄太小的人家还不要。所以,一些没有被验上的娃娃就哭闹着要当兵。轮到我时,我很担心人家不要我,就把年龄往大说了一点,结果就被录取了。”贺光厚老人说,“能当上兵就是最光荣的事,我当了八路军,全家人都为我高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