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边到舌尖、从地头到餐桌,涉及种植、运输、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如何从源头把关,维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群众提供放心、优质的农产品,一直是政府各级部门孜孜以求的目标。
2015年开始,市农林委、市食药监局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坚持执法监管和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两手硬”,“产” 出来和“管” 出来并重的理念,创新监管模式,落实监管责任,通过网格化管理和“三道检测防线”等措施,确保食用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
创新监管模式: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
走进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办,很多市民都会被公开悬挂的“王莽街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图”所吸引。
根据图上显示,上至街办主任,下至村监管员、养殖场负责人,都成为农产品安全的负责人,每个人的姓名、电话、职责范围、投诉电话等信息全部公开,一目了然。“只要哪一环节出现问题,我们都可以追责到人,从农产品的源头做好追溯工作。”该街办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作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农林委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依据我市现有行政区划,对全市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实行网格划分:区县统一制作监管责任公示牌,标明各层级监管责任单位、责任人、联系电话、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并悬挂于监管对象生产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目前,全市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制,建立健全了市、区(县)、镇(街)、行政村(社区)四级联动监管网络,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消除监管漏洞和盲区,提升了监管水平和监管效能。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