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中国诗词大会》为我们重现古诗词的灿烂与魅力(2)

2017-02-17 16:36  渭南日报

王全民:诗词使生活多彩

我的中小学时代,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小乡村。偏僻的环境、落后的年代以及文化的荒漠,使我这个喜欢学文的少年,在十七八岁前竟没有机会接触过古典诗词。高中毕业回乡劳动,偶然看到一本无皮缺页的《陆游诗选》,使我开了眼界,增加了见识。我深深地感到,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我们长久地、反复地回味的。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上了大学,学的是自己喜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如饥似渴地读古诗,背古诗,体味古诗里的经典,尤其喜爱杜甫、白居易诗的风格和王维诗的意境。并以之为范本,学着写一些类似古诗的东西。但在毕业后,繁忙的业务工作和枯燥的机关生活,使人缺少了诗词创作的激情,一度曾有的诗词创作热情熄灭了。

感谢“司马故里”韩城市!在这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文史之乡”,我受到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也受到火热的生活对心灵的撞击,埋藏在心中几近熄灭的诗的火花又复活了,又迸发了出来。我又尝试写诗了。工作之余,我用诗记录我的所见所闻,用诗表达我的喜怒哀乐,经常为一句诗半夜爬起,经常为一首诗彻夜不眠。我没有做过当诗人的梦,但写诗却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欣赏中华诗词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文化修养。练习写一些诗词,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活动。

多年来,我热衷于古体诗词的业余创作,我认为,写古体诗词应“旧瓶装新酒”,用古老的形式反映崭新的内容,也可以叫“古体新诗”。因此,必须讲究诗词格律,必须讲究诗(词)韵,讲究平仄、对仗,讲究“赋比兴”,讲究形象思维,追求诗词的意境,不能使人读之“味同嚼蜡”。诗韵,应摈弃盲目守旧的观念,与时俱进地采用更加符合现代汉语发音习惯的“宽松的押韵”。在处理格律和达意、流畅关系上,也应首重达意和语言的流畅。不能只写风花雪月和无关痛痒的诗句,更要反映当今火热的社会生活和关注民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召开停车难“吐槽大会” 市民呼吁主城区增建停车设施

2017-02-17 10:43阅读

俯下身子做“店小二” 竖起党旗锻造铁军——西安市启智学校开展党员义务劳动

2017-02-16 16:01阅读

西安校园试点新风系统 西咸新区365所学校划西安市代管

2017-02-16 09:22阅读

西安地铁:创新利用“互联网+智慧地铁”提升服务水平

2017-02-15 18:46阅读

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新学期开学典礼暨第一次升旗仪式隆重举行

2017-02-15 10:07阅读

西安东仪路2月15日起将进行道路改造施工 计划工期55天

2017-02-14 15:2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