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房屋租赁市场日益火爆。 记者 窦翊明 摄
“我家在汉中,但在西安上班,因此需要在西安长期租房。2年租金加押金有8万多元,一次性付款有折扣,但是经济压力却有点大,后来还是用租房贷款解决了这个难题。” 1月23日,IT工程师宁先生从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获得了6.72万元租房贷款,成为西安乃至陕西省首个线下获批贷款的个人租房者。
互联网+房管+金融
西安推出租售并举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国务院随即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明确我国将通过培育市场供应主体、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完善公共租赁住房、支持租赁住房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市场监管等六项措施,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一带一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陕西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大西安建设”以及刚刚获批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一系列历史机遇在西安叠加。而人才,则成为西安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战略支撑。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实施“5531人才引进工程”,敞开胸怀吸引海内外各类人才到西安来投资、创业。在新一线城市人才大战中,西安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来自西安市公安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新迁入西安落户的人口总计25万余人。2018年伊始,户籍新政2.0版更是吸纳海内外人才,最新数据表明,自2018年1月1日至3月9日,新落户西安的人口总数达14万人,其中人才引进、大专以上的学历落户人员占新落户总人口的63%。
那么,如何破解各类人才的居住问题?西安,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围绕“大西安”发展战略,为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西安致力于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互联网+房管+金融”的人才安居和住房租赁服务模式,向住房市场提供多层次保障服务。
去年以来,西安在租赁房屋需求量大的创新园区、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站点等区域,已先后启动租赁住房的建设。5年内,西安计划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不少于22万套,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保障,满足人才多样化的住房保障需求。另一方面,西安将大力培育专业化、机构化的住房租赁企业,盘活市场存量,满足不同层次市民尤其是新引进人才的居住需求,建立多主体住房供给体系,提升“大西安”人口吸附能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