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离开交警岗位了,我还坚持以前的观点,城市交通发展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可以采取征收拥堵费、提高停车收费这些措施。”昨日,刘军(拟任命环保局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治理拥堵愿意倾听市民的建议
针对5月3日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5月4日华商报A04版报道),刘军说,这说明西安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下一步城市交通怎样发展,出现的问题怎样解决,通过什么方式去解决,这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刘军说,作为西安的交通管理者,肯定会以专业的角度去制定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措施,当然也愿意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会不会限牌等,都是大家关注的话题,这些措施是可以采取的,我们更应该去共同探讨摸索有没有更好的缓堵办法。”
刘军说到了去年开始全市推广的“车让人”活动,他表示,“车让人”的效果已经很明显,西安交警部门今年还将建立更多的行人过街二次等待区,为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提供安全和便利,“过去的10年,我们往往会以机动车为中心,忽视了行人作为交通参与者的权益,现在我们有必要把行人的权利尊重起来。”刘军说,随着“车让人”的效果越来越好,也会鼓励更多的市民通过骑自行车等方式安全出行。
缓堵最好的办法是发展公共交通
刘军说,2005年的时候,西安城市已经出现了道路拥堵的情况,在最近的两年多时间里,西安市机动车增加了50余万辆,道路拥堵情况并没有多大恶化,“说明我们已经重视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刘军说,在2016年6月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50万辆的时候,西安交警部门提出了“2+5=0”(即倡导2种出行方式:公交出行、绿色出行;树立5种交通意识:遵守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意识、文明礼让意识、使用公共资源感恩意识、快速通行意识,减少一人一车意识)的创新交通管理理念,“现在我们更应该倡导这种理念,尤其是倡导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满足一人一车,只有公共交通才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最好办法。”刘军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还需要思考如何停车的问题,“不要指望通过一味地占用公共资源去占道停车,买车的时候就应该考虑给车辆安个家,用经济手段来调整停车收费问题、部分路段收取交通拥堵费,这就是个人使用公共资源后应该承担的费用,再把这些费用补贴给公共交通的发展,城市管理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