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一大早,记者手机显示的时间还不到6时,在西安周至县哑柏镇景联村九组大片的苗木地里就发现农户劳作的身影。走近一块种植绣线菊的田块,村民张雪成和丈夫高卫斌正在忙碌着用手拉独犁耕作、施肥、点种。
经过攀谈得知,连同两个孩子,张雪成家一家四口,只有这面积还不到1亩的8分地。在学校当老师的丈夫和俩孩子都是非农户口。这8分地,从10年前开始都不种粮食而改种苗木了。这几年,这块地主要种绿化观赏苗木国槐和绣线菊。19日,收购苗木的客商从她家地里运走了4000多元的绣线菊。记者看到,地里剩下的绣线菊面积几乎还有一半。张雪成告诉记者,客商在地里起苗留下的不规则空留面积,她和丈夫赶大早平整,再用人工手拉独犁起行,点种生长周期极短的玉米,短时间就可收获,等地里绣线菊卖完了,再根据市场需要引种其他苗木。猕猴桃、国槐、红叶小檗等,举目四望,景联村满眼是苗木的世界。
其后,景联村村委会主任张晓足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景联村17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有人口1100多户,5000多人口。拥有耕地面积3300多亩。近10年,传统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近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猕猴桃、各类道路绿化、观赏苗木。
最新数据表明,村民年人均从猕猴桃种植以及苗木获取的收入最低不下7000元。
在记者印象中,村党支部书记主要分管党务,可张晓足说,他们村的党支部书记范尊厚对数字的记忆比他更精确。
农业县、农业镇、农业村,景联村在周至县实现不种粮食、靠苗木致富近10年。
景联村的苗木以及猕猴桃果品不仅在陕西省占领市场,为绿化作贡献,还有相当数量销往内蒙、河北、上海、北京等地,彰显着乡土景联、绿色景联的魅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