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客流缓慢恢复
外卖难以弥补损失
最近,西安“恢复堂食”的消息传出,引起不少消费者关注。
3月18日中午,记者在钟楼附近一家老字号餐厅看到,在大厅就餐的10多人按分桌就餐的要求就座。不过,大堂内餐位数量比原有餐位明显减少,每个餐桌之间最少间隔一米。
虽然有不少市民趁着堂食恢复,赶紧下馆子解馋,但也有人表示,非迫不得已还是尽量回家吃饭。市民赵先生表示,最近去了几次餐厅,都选择打包带走,“不太想在公共场合摘口罩”。
目前来看,这场疫情倒逼餐饮企业艰难求生,众多餐饮掌舵人也将战场转移到线上。
“开业两个星期了,连原来营业额的1/4都不到。”老柴说,他的店3月6日就正式恢复营业,来的基本是回头客。只要能开业,就算收入少了,他也很高兴,“只要能扛过去,我们这个品牌就倒不了。”
老柴对自己的品牌很有信心,但疫情期间也在筹划转型。他设计了外卖产品,签约了外卖平台。他觉得,餐饮业要做好“伴疫”生存的准备,必须学会多条腿走路。
资深餐饮人朱江去年在粉巷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很好。经过这次疫情,他也开始钻研上了外卖。朱江直言,最近主要靠外卖和零星堂食支撑,如果再过一个月,客流还没有好转,现金流断掉,恐怕就只能选择银行借贷来续命了。
尽管外卖难以弥补损失,但对于堂食,不少餐饮企业仍持谨慎态度。凹串串是近年来知名的本土串串品牌之一,目前在西安有8家店铺。“我们一个月赔了800万左右。”凹串串创始人张越洋说,外卖无法弥补堂食损失,“我们利润较低,外卖几十单比不上一个店一晚上流水。”至于开放堂食的计划,张越洋表示,不打算立刻开店,宁愿做好充足准备再全面开业。
“旺铺转让”开始增多
餐饮退租现象集中出现
对于“解封”后的餐饮业,许多从业者直呼“重启”太难,一些店面不可避免将遭遇淘汰,进而形成铺面空置。
最近在西安一些临街的餐饮店面中,旺铺转让的通知逐渐增多。高新路一家中等规模的牛排店,近日也贴出了“旺铺招租”的字样。据物业管理者介绍,这里原本是一家连锁品牌的西餐店,租约最近到期,经营方却不愿再继续下去,所以他们想尽快找到新的承租者。
餐饮经营者赵先生在西安各大商场有十几家餐饮店。疫情发生以后,虽然各商场推出了免租政策,但对于“每月几百万元”打了水漂的他来说,帮助有限,“餐饮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和食材成本巨大。并且,每个商场减免的力度也不一样,有些商场只是减免半个月租金,还有的连物业费都不减。”赵先生说,现在餐饮企业很多都是连锁经营,所以资金周转的压力非常大,“我手里运营不太好的店已经考虑从商场退租了。”
西安城北一家购物中心招商负责人表示,近期餐饮店从商场退租的现象比较集中,有一些是小品牌难以为继,还有一些连锁品牌趁势对平时流水不太好的店面进行了清退,“但也不能排除个别餐饮店面以退租为由与商场谈减免租金的条件。”
未来一段时期,餐饮行业将面临一轮洗牌。但同时也孕育着一些新的机会:一些铺面形成空置,大量消费机会被释放,有实力的餐饮店可以就此拓展业务。美好生活文商旅研究院院长夏强认为,地段仍会是影响餐饮选址的重要因素,好的铺面仍然会比较抢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