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萎靡 销售不振
服饰零售业重挫之后亟待补好数字经济课
停摆1个多月的西安卖场,复工已经接近一个月,餐饮逐渐开放堂食,商业卖场的人气也慢慢恢复,可是记者注意到,在商业综合体里面,最传统的服饰销售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回暖,目前依然销售惨淡,无法摆脱疫情“黑天鹅”的影响。
卖场现状:客流不及去年40%
部分品牌营业额下降三成左右
3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安曲江正荣彩虹谷,虽然是周日,但这里显得很冷清,尤其在服饰层几乎完全没有顾客,很多工作人员也在玩手机。记者随机询问几位店员,他们态度悲观:“停业期间当然没任何进账,复工之后也很惨,今天到现在还没开张”、“关键人流还是很少”,至于营业额受多大影响,店员们大都不愿意回答。
3月16日中午,记者在位于高新区的益田假日里购物中心看到,也许正是午餐高峰期,来往客流比较大,商场门口扫码测体温排起了大队,但服饰层依旧很冷清。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个点来这里的,大多是来吃饭的上班族,主要目的是来吃饭,不是来逛的。”
3月18日中午,记者在西安曲江创意谷走访,看到服饰店里顾客很少。在一家母婴品牌店,记者购买一件衣服后,工作人员才愿意介绍说:“最近人流很少,但恢复营业以来,也没想象中那么惨,主要因为有老客户在,单店营业额(比疫前)下降三成左右。”另外一家快时尚品牌店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比以往平时差不多下降三成左右”。
曲江一家购物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周末两天平均客流接近2万人,但是与去年日均7万的客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西安北郊一家卖场企划告诉记者,卖场刚刚恢复营业时,客流量不及1万人,上周末客流量达到1.78万,本内客流为1.4万,客流缓慢回升,但不及去年同期的40%。
中国服装协会对服装企业复工情况进行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29.4%的调查企业反映,由于市场需求低迷、订单取消等因素导致订单减少,部分企业反映国内订单大幅下滑,出口订单补货情况也有所减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